孩子在備考和應考期間,誰最緊張呢?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是:父母比孩子更緊張。在這種緊張的心理壓力下,父母會做出一些異常的舉措,比如,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、制定特定的考試目標、做出與老師聯系的計劃、業余活動的限定、與朋友交往的限定,甚至還做出飲食計劃等等。父母在做出這些規定的同時,也就把焦慮情緒傳達給了孩子,會讓孩子感覺無言的沉重感和不安全感,孩子會認為,父母這些所謂的愛都是要以考試的分數回報的。
但是在父母看來,給孩子制訂一些規矩,尤其是在備考和應考期間,目的是“為了他們好”。可惜父母們卻遺漏了最關鍵的一個因素——親子關系。如果父母沒有讓孩子感受到你無條件的愛和接納,給予他們安全感;如果父母沒有通過贊賞給予孩子自我價值感;沒有向他們傳達愛意,反而老在孩子耳邊苦口婆心地嘮叨“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好”,其結果必會更加適得其反,你的規矩可能會遭致意想不到的叛逆。
備考和應考期間的孩子是最敏感的,需要父母給予特別呵護。下面我們向父母提供七種親子行為,以供借鑒。我們真切地希望當您與孩子遇到沖突等一系列問題時,償試這幾種親子方法,相信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我們更希望您把償試的體會告訴我們,以便我們能夠在孩子成長問題方面給予您更多的幫助。
親子行為一:保持冷靜,給孩子一種非常安全的感覺。家長緊張焦慮不安,向孩子傳達這樣一種信息:這次考試可是事關重大,關系到前途和未來,必須拿一個優異成績。在這種過強的壓力下,有的學生會產生種種心理障礙。因此,要想放松孩子的神經,家長先要放松自己的神經,盡量克制自己的緊張情緒,不讓孩子看出來自己心神不寧,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安穩。
親子行為二:保持舒適的家庭環境。家庭應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平靜港灣,家長應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家庭環境,使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進行復習備考。孩子感到吃什么舒適、可口,就準備什么,住什么地方舒適就住什么地方,不必強求,應當多聽孩子的意見。
親子行為三:不要拿別人來壓孩子,尊重孩子的能力和人格。一些家長在考前總愛用榜樣人物或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學習,這十有八九會產生不良后果。如當家長有意無意說這些話的時候,一般起不到鼓勵孩子的作用,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親子行為四:擁有切實的目標和期望值。家長要根據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和實力,制定自己的期望值和目標。只有家長保持豁達的心境,才能以平常心對待孩子,才能讓孩子以平常心走進考場。
親子行為五: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宜施加過多的壓力。家長應做到內緊外松,不防抽點時間帶孩子上街購物,或到公園游玩,調節一下孩子的心理,溝通和孩子的情感。
親子行為六:正確看待孩子考試的分數。有時孩子考試成績不好,父母也不要大驚小怪,更不能責罵孩子,應心平氣和地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。
親子行為七:注意傾聽。當孩子向你說困難或心中的壓力時,家長要多聽少說。不要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。孩子對你訴說壓力時,并不總是意味著你馬上要解決它,而是一種情緒的宣泄,一種對你的信任,其實他可能知道如何解決這種壓力。此時,他更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。你能做的,就是傾聽。
當然,我們知道,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,問題太多太多,根本不是用七種方法能解決的,但是,父母的心態和行為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標桿。需要父母有謙卑的心態、獻身精神、和愿意學習的心志。一旦孩子們在接納、贊賞、關愛、時間、責任、和愛的權威下成長,其結果會令人稱奇。